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等领域持续取得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然而,科技成果转化不顺畅、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却仍是困扰高校的一道难题。科研和经济联系不够紧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科研和经济始终是“两张皮”,科技创新效率难以取得质的提升。
科技创新绝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而是必须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我国高校专利资产保有量巨大,但是其中大部分专利处于“沉睡”状态,没有进行许可、转让或是任何形式的商业化。据初步统计,安徽省内121所高校的“沉睡”专利占比平均超过97%,在部分专科院校中,其所持有的“沉睡”专利比例甚至接近100%。
面向市场需求 提升专利价值
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鼓励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许多高校相继开展赋权改革试点工作,大量限制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被清除,部分高校甚至可以给予技术创新团队90%的收益权。然而,在这样有利的外部条件激励之下,仍有大量专利成果处于无法转化的状态。笔者认为,这与科技成果自身的质量密切相关,这也是许多高校的专利成果存在的共性问题。
首先是专利数量较多而质量不高。不合理的激励机制导致部分高校科研人员以评级、评优、评奖等为目的进行专利申请,过度追求专利申请数量的行为无法保障专利创新质量。同时,许多高校并没有建立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 未提前进行专利检索,对于市场发展趋势不够了解,导致高校专利获得授权后就被束之高阁,无法达到产业化、商业化、市场化的目的。
其次是科研团队成员自身知识产权基础能力有所欠缺。高校科研团队是科技成果产出的主力军,研发项目从立项前、研究中到成果的产出都会涉及到知识产权。现阶段,部分高校科研团队缺乏知识产权基础知识和保护意识,造成部分创新团队在成果产出前后不知道如何进行专利布局,错失最佳保护时机和最优保护方式,更有甚者,还可能造成技术成果的流失。
再次是科技成果对接路径不畅通,专利与产业匹配度不高。成果转化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部分高校成果转化机构或部门缺乏信息、人才、资本、技术、市场等资源的整合能力,在成果评估、对接、谈判等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或者权限较小。高校科技成果天然地侧重于理论和学术研究,而企业的技术需求则更多地侧重于实际应用和产业化,二者之间本质上存在有一定偏差,进而导致科技成果与产业发展需求不匹配。
发挥资源优势 打破转化屏障
对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络的支撑作用。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下称TISC中心)作为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络节点,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人才优势。TISC中心可以在机制创新、技术攻关、成果保护、成果评价、技术交易、商务谈判、成果应用、人才培养等诸多环节为高校科研团队提供专业的知识产权服务,搭建成果转化和市场需求的桥梁,为高校成果转化和区域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TISC中心应当指导高校科研团队主动提高专利申请质量,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专利质量直接决定了科技成果的价值,进而影响到科技成果转化成效。TISC中心应当辅助高校进行专利申请前评估工作,对技术方案的可专利性进行事前检索,这样能够极大地提高申请专利的撰写质量。此外,TISC中心还可以在科技成果评价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专业的数据库资源,从技术、法律、市场三个主要维度对各细分要素进行评价,全面反映成果创新水平、转化应用绩效和经济社会的实际贡献,从而提高高校科技成果的质量。
充分发挥TISC中心职能作用,加强高校科研团队科技成果源头保护,提高专利布局意识。高校科研团队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成果转化具有积极意义。TISC中心能够针对高校创新团队开展专题培训,提高科研团队的知识产权信息利用能力以及在成果转化全流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TISC中心通过产业和专利信息检索分析等手段,摸清科研团队所属产业全链条发展情况,指导科研团队进行专利布局,对技术领域进行定期监测,协助科研团队准确把握行业技术发展动向,为技术路线优化、产品升级、专利布局、成果转化模式等关键环节提供信息支持。
TISC中心的成立有助于高校打破市场需求和科技成果之间的屏障,实现资源精准对接。TISC中心可以对科技成果进行专业化的价值评估,为科技成果对接谈判提供依据。TISC中心可以对特定技术领域的产业全链条进行技术分析,明晰产业发展状况和技术需求,整合产业上中下游企业信息,搭建内外交流平台,协助高校和企业进行专家资源和技术资源的对接。通过专利信息检索分析手段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为校企合作营造良好的环境,激发双方技术研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动力。
文章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