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数据产权制度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基建”。国家知识产权局认真贯彻中央有关部署,研究构建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扎实推进地方试点工作,在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实践、权益保护、交易使用等方面形成了重要积累。中国知识产权报特开设“数据知识产权 建制度探新路”专栏,首先以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十大案例为“观察窗口”,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数据知识产权制度作用,共享制度红利,共同推进稳定有序、高效配置的数据要素市场建设。
在国网北京海淀供电公司,“海淀智慧能源城市大脑”巨大的液晶屏上动态显示着北京市海淀区电力能源应用的丰富数据和图表,通过“电力测算”实现对经济发展、环保监测、双碳双控、安全应急、创新驱动、社会民生、教育文化和城市规划等8大版块、35个电力场景的智慧洞察,为地区政府城市治理提供支撑。
电力数据具备实时性强、准确度高、价值密度大和采集范围广等特点,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国网北京海淀供电公司致力于打破行业数据的藩篱,加强推动电力数据产品开发和数据服务市场化应用,创新释放电力数据价值,在数据要素资产化、产品化、市场化方面开展了很多前沿探索,形成了全链条流程。
“数据流通、数据交易、收益分配等工作在数据被确认为资产的前提下才能有序进行,数据资产登记和数据资产入表则是数据资产化的重要环节。”国网北京海淀供电公司科数中心主任张頔表示。
乘势“两区”建设和全球数字经济标杆示范城市建设,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工作在北京扎实推进,2023年,《北京市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国网北京海淀供电公司积极研究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规则,对“海淀智慧能源城市大脑——电力看双碳监测”数据集进行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京知数登字第2023000006号),明确了数据的持有、使用、交易、收益等权益,获颁北京市首批(7家)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迄今,该公司已取得23件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
国网北京海淀供电公司还就“海淀智慧能源城市大脑”数据资源取得北京市首批(10家)数据资产登记认证、首个央企数据质量评估报告认证和价值报告认证。
“数据知识产权制度保护的是经过一定规则加工处理、付出了劳动和相关投入,且适合流通交易、具有较高要素价值的数据集合。通过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数据主体权益得到保护,‘海淀智慧能源城市大脑’等数据资产的价值公允性获得保障,提高了用户认可度。在理解登记规则的过程中,我们也对公司数据资产进行了更高价值导向的梳理迭代。”国网北京海淀供电公司副经理艾亮介绍,“完成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还进一步畅通了公司健全数据知识产权转化收益分配机制,探索数据知识产权金融创新,推动数据资产入表、证券化、交易等工作的规范化。”
今年3月,“海淀智慧能源城市大脑——电力看双碳监测”数据集下的“城市大脑园区碳监测分析”数据资产完成入表并计列存货,实现北京市首笔数据知识产权数据资源入表。国网北京海淀供电公司在前期与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签订电力大数据合作与交易框架协议,实现全国能源行业首笔百万元级线上数据交易的基础上,将于今年就“城市大脑园区碳监测分析场景提升及技术提升”续签数据服务合同,进一步提高数据服务收益。
当前,国网北京海淀供电公司还与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北京银行共同探索推进电力数据知识产权证券化,加速释放电力数据的乘数倍增价值。
“国网北京海淀供电公司将充分发挥在‘海淀智慧能源城市大脑’数据价值实现中形成的工作优势,积极协同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等有关单位完善地方数据资产登记规则和保护措施,开发更多高质量数据产品,挖掘更丰富的数据服务市场应用场景,加快推进数据要素定价、交易流通、收益分配等机制构建和数据要素行业标准体系建设,为数据要素市场建设输送更强大的‘电能’。”国网北京海淀供电公司经理冯海全表示。
案例评析
“海淀智慧能源城市大脑”作为数据应用的典范,展现了电力数据在智慧城市治理中的巨大潜力。通过“海淀智慧能源城市大脑——电力看双碳监测”数据集,国网北京海淀供电公司不仅成功打破了数据壁垒,还实现了数据资产化、产品化、市场化的全面转型。这一创新不仅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还推动了绿色发展目标的有效实现。同时,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进一步保护了数据主体的权益,提升了社会对数据资产价值的认可度。国网北京海淀供电公司在数据确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等方面的积极探索,为数据要素市场的规范化发展树立了标杆。相信随着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的不断完善,将有更多高价值数据释放出乘数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