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海会议活动期间举办的“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国际化发展会议暨‘百链千企’专利产业化工程推进会”上,国内首个《专利池成熟度评价方法》团体标准发布。该标准由中国专利保护协会提出并组织制定,由中国移动牵头与多家会员单位共同起草。
专利池作为一种重要的专利联合运营模式,在整合行业专利资源、降低专利许可交易成本、提升专利许可规模和效率、助力专利技术转化运用、强化产业竞争优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务院《“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提出“构筑产业专利池”的明确要求,国务院办公厅《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对“建设运营重点产业专利池”进一步作出部署。
中国专利保护协会积极响应有关部署,及时回应产业诉求,组织国内行业领军企业深入调研产业知识产权发展的所处阶段和现实需求,坚持“以用为要”的原则,制定了《专利池成熟度评价方法》团体标准,旨在推动中国专利池高水平建设运行,支撑打造更加有效的高价值专利转化运用生态体系。
据介绍,为推动专利池高水平建设,《专利池成熟度评价方法》团体标准采用了“通用指标”与“非通用指标”相结合的灵活框架。通用指标覆盖基础建设与运营管理等专利池核心要件;非通用指标则适配不同行业与定位的差异化需求,如建设目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方式等。标准在设计过程中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协调性和前瞻性四项原则,使其既符合当前产业实践,又能随反馈持续迭代,引领专利池建设向专业化、市场化、全球化方向发展。
据悉,中国专利保护协会将鼓励会员单位和拥有专利密集型产品的创新主体等率先开展《专利池成熟度评估方法》团体标准的应用与试点,形成案例持续迭代,推动中国专利池实践与全球规则的融合融通,更好满足各类主体的多元需求,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提供服务支撑。